数字货币市场近来颇为热闹,特别是像比特币这类加密货币,其行情极为火爆,它们究竟有何魅力,央行数字货币又会怎样改变金融格局,下面将为你进行详细探究。
加密货币的疯狂现状
当下,加密货币的热度一直在持续快速上升。到2021年2月18日,比特币和以太币依靠市值在全球加密货币中位列前两名。它们吸引了众多投资者,交易市场极其火爆。很多人进入这个领域,希望在这个新出现的领域中赚取钱财。比特币价格持续大幅上涨,使不少较早进入的人收获了极其丰厚的收益 。
不过,这火爆的行情背后存在着许多不确定的因素,它的价格波动非常大,有可能在一夜之间大幅上涨,也有可能迅速暴跌,并且,围绕加密货币的监管政策并不清晰,市场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混乱,投资者稍有不慎就可能陷入困境。
备受认可的数字黄金
许多投资者认可加密货币具备“数字黄金”的特质,在理想状况下,加密货币可用于全球支付交易,其交易具有匿名性,费用也比较低,这对一些追求便捷跨境交易的人颇具吸引力,比如跨国企业转移资金时能够节省不少成本。
同时,比特币等加密货币的发行并非由任何机构或组织决定,比特币协议限定了供给总量,这使得比特币具备保值抗通胀的特点,它如同黄金一样总量有限,在经济不稳定时期拥有一定的价值储存功能,因此吸引了不少投资者将其当作资产配置的一部分。
加密货币潜藏的风险
加密货币具有“去中心化”的特点,这使其存在监管风险,它不受单一机构管控,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来洗钱,还容易被用于非法交易等活动,各国政府对它的态度有差异,监管力度也不一样,这给市场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。
另外,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加密货币,其币值极不稳定,价格能在短时间内大幅波动,投资者可能因此承受巨大损失,它的支付网络难以满足实际生活每秒所需交易笔数,处理速度慢,在大规模商业应用方面有明显短板。
中国央行发力数字人民币
中国央行致力于开展研究并推出数字人民币(DC/EP),它与美国私人组织推出的加密数字货币存在差异,数字人民币(DC/EP)是基于国家信用的电子化现金,具备法币地位,由于数字经济发展迅速,推出数字货币能够满足居民、企业以及金融机构的交易等需求,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。
数字人民币可以替代纸币人民币,在支付方面,它比现金和银行卡更便捷,交易双方借助央行数字货币钱包,能脱离中介机构完成点对点的货币交易,还能实现双离线支付,并且具备隐私保护功能,进而为人们的日常交易带来全新体验。
数字货币改变金融服务形态
央行数字货币推出后,金融服务形态或许会发生改变,金融机构需要改造基础设施,也要改造服务渠道形态,比如说银行网点服务可能会变得更智能,在业务流程方面,支付会被重新塑造,存贷会被重新塑造,理财会被重新塑造,风控也会被重新塑造,自2013年互联网金融元年起这种变化趋势就已经出现了,央行数字货币的推出会加快这一进程。
会有更多银行机构深入参与进来,这里不会再仅仅由互联网公司占据主导地位。在这个过程当中,金融机构需要持续顺应新的变化,提升服务的品质,提高服务的效能,从而满足市场的需求,满足客户的需求。
数字化能力成竞争关键
央行数字货币本身不会影响行业竞争格局,不过在衔接新系统、应对不确定性时,各家金融机构的起跑位置一样。除渠道、场景等因素外,数字化能力在未来市场竞争中的重要性明显提高。
金融机构需要拥有强大的数据运用能力,还得具备强大的产品研发能力,并且要有强大的基础设施建设能力,如此才能够更好地适应央行数字货币带来的变化。在未来的竞争里,谁在数字化方面占据优势,谁就能脱颖而出。
在数字货币发展的浪潮里,你觉得传统金融机构会碰到哪些具体的挑战?欢迎留言说出你的想法,同时,请为这篇文章点赞并分享。